员工通道 ENGLISH

党务新闻

走近钱学森 —组织参观钱学森图书馆

       2023年5月26日,护理二支部组织参观钱学森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旁,静静伫立着一座简洁庄严的砖红色建筑,远远望去,外墙上隐约可见一位老者慈祥的笑容,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

       一走进图书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红色装置“升腾的智慧”,是由钱学森的4015页手稿组成。红色、放射、裂变、升腾着的无数手稿作为钱学森爱国、奉献、智慧的化身,象征着钱学森以爱国情怀和超凡智慧,为祖国航天事业照亮前程。越走进图书馆,人物逐渐变得立体,他不再是简单的名字,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求学历程、卓越贡献,被他的人格魅力所震撼,被他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
       开创中国航天事业
       第一展厅集中展示了钱学森对中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历史性贡献,呈现他传奇人生中最为壮丽的篇章。1958年毛泽东同志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1984年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顺利发射。至此,由钱学森提出的人造卫星“三部曲”设想全部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成功后,航天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次发射成功后,航天员都会上门看望钱学森。

       从空气动力学到物理力学
       第二展厅主要介绍钱学森在科学理论研究上的诸多学术成就。钱学森早年在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稀薄气体动力学等应用力学领域解决了很多前沿难题,还开创了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这两门新的技术科学。他一生与书结伴、博览群书。展厅中展示了钱学森生前的著作、论文、书信,摆满了整整两面墙。

       人民科学家风范
       第三展厅主要展示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科学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爱国是贯穿钱学森一生的精神支柱,他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紧紧相连。旅美期间的钱学森时刻挂念着故土,但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让他归国无路。后经多方努力,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归祖国。为了集中精力思考和解决重大技术问题,钱学森在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三年之后提交辞呈。
自此,他的主要职务一直为副职。面对权力地位与物质荣誉,钱学森时刻保持着淡泊之心。这些精神品质,使得他无愧于“人民科学家”这一称号。
       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第四展厅主要讲述钱学森的学习与成长历程,以及他作为一位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钱学森从小就读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校,为日后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不但一直坚持学习哲学,并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于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拥有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做到了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在钱学森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历程中,党和人民对他高度信任、深切关怀,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为他提供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地下一楼圆厅,矗立着一枚DF-2A导弹,这是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的改进型,墙上的壁画《最危险的时刻》再现了当时两弹结合试验,钱学森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在茫茫戈壁上冒着极大风险亲自指挥操作的画面。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钱学森荣获该项奖章和证书。
       走到最后,能看到钱学森登船回国前对记者说的一番话。“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直至今天,我们依然被钱老坚定的爱国情怀感动。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党员同志们通过参观学习,更有利于同志们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钱学森精神在护理岗位上贯彻落实,忠诚于党和国家、无私奉献、严谨工作、勇于探索,从而更好地为红房子医院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护理二支部   施文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