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3月25日消息(记者林馥榆 通讯员李敏 郑韵熹)风华(化名)自26岁起,每个月都饱受痛经的折磨。直到2013年,34岁的她仍未能成功怀孕,且痛经症状愈发严重。于是,她慕名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寻求帮助。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确诊风华患有双侧巧克力囊肿,腺肌症并伴有深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已累及输尿管和阴道后穹隆。更令人担忧的是,她的巧克力囊肿在短短一个月内就从4厘米迅速增长到7厘米。

视频提供: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折磨风华长达8年之久的,正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良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快,医院普通妇科主任医师易晓芳团队为她成功施行了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不仅切除了囊肿和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还为她保留了生育功能。

3月23日,在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日当天,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办的“乐与TONG行,关爱内异症女性行动”活动现场,特别邀请了已经完成生育,或正在积极备孕中的多位内异症患者,共同分享了自己的求医经历和治疗心得。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育龄期的棘手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子宫内膜异常生长到子宫腔以外的位置。易晓芳解释道,罹患该疾病的患者内膜异位,随着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异位内膜会像正常子宫内膜一样增厚、脱落、出血。然而,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无法像正常月经一样从体内排出,从而引发周期性疼痛和不孕等问题。她坦言,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育龄期女性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虽是一类良性疾病,但由于其进展性、浸润性的生长的特点,常表现为盆腔广泛的病灶受累,进一步影响子宫、卵巢、输卵管的功能,而这些正是女性生育力的基础。随着疾病的进展,健康卵巢组织逐渐减少,卵巢储备功能不断下降,加之盆腔环境受到破坏,进而对女性生育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育龄期女性,易晓芳强调平衡生育机会与手术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病变较轻且卵巢储备功能尚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通过充分的评估,在严密的监控下实现自然受孕。但对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是否先行手术清除内异症病灶或先行积极的助孕策略,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目标是抓住妊娠的黄金时期。

对此,医院生殖内分泌科副主任金丽强调,内异症病变轻重程度需要由医生检查评估确定,而不是病人自我感觉有无明显不适症状。医疗的差别往往存在于每个决策的一瞬间,患者听到的一句“建议试管”,其实后面蕴含着医生的一系列考量。

怀孕并不意味着终结

说起求子之路,风华告诉大家,经历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困扰和手术治疗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接受了辅助生殖并顺利妊娠,但整个孕期却经历了两次出血和胎监异常的惊险时刻。

医院胎儿医学科副主任熊钰表示,内异症患者在怀孕后被认为具有显著增加的妊娠风险。这是因为她们更容易出现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早产、子痫前症、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同时产下体重不足的婴儿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此外,虽然孕期的高孕激素水平可以抑制异位的子宫内膜生长甚至使其萎缩,但越来越多的临床经验表明孕期内异症病灶也可能发生癌变。

生育以后也不能掉以轻心

生育以后,对于内异症患者来说,挑战并未结束。2016年,风华在产后发现内异症复发迹象,之后开始在医生制定的规范化管理下进行长期随访和综合治疗。她知道,这是一场“持久战”,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易晓芳解释,内异症作为一种“慢性病”,虽然怀孕可以使患者病情暂时得以控制,但并不能实现根治。患者在生育之后只要有雌激素分泌和月经周期,异位的子宫内膜就可能再次“蠢蠢欲动”,导致病情复发。因此,育龄期的内异症患者在生育以后,长期管理是治疗的基本方针。长期管理的目标不仅在于减轻和消除疼痛、促进和保护生育能力,更在于降低和减少复发、警惕和早期发现恶变,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对内异症患者施行门诊-病房一体化管理策略,通过高效利用优势资源,成功构建了多学科协作模式(MDT),特别开设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科门诊,为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医学干预措施以及个性化的长期管理计划。同时,医院内异症团队也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随访数据统计显示,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5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国际报道的平均水平。

编辑:唐奇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